安全提示

您即将访问外部网站:

请注意:该链接为第三方站点,我们无法保证其内容安全性

原创

减肥|断食?中医建议尝试嘛?

2025-07-05
0 评论
5 浏览
公众号 · 已发布
某个概念的出现,也许是有意为之。
例如商家会通过精心设计的文案,让你心甘情愿买单。甚至不惜“创造”出节日,来为营销铺路。
今天,聊的话题是关于减肥、断食相关内容。
或许有人要开喷了,你不也在搬弄是非嘛?总有少数人,在只看标题,而不细看我的文章内容,就开始疯狂diss,更别提能稍微理性思考理解我文章的深层涵义了。
碎片化的知识点钻进你脑袋里时,让你误以为自己也成了健康专家,殊不知盲目断食正让一些人付出健康代价。

社交平台上,"断食排毒"、" 细胞自噬 " 、“体脂率把控”等术语被包装成时尚标签。断食,这场始于医学研究的饮食模式,正在商业资本的助推下演变为全民减肥狂欢。


断食的基本原则

原则上以自身情况为考量!

断食正从民间偏方蜕变为有科研背书的体重管理工具,但前提是,用对的人、用对的方式。


适当断食有一定益处

轻断食并非空穴来风,国家卫健委在《体重管理指导原则(2024年版)》中已将其纳入肥胖干预的正规疗法,与限能量饮食、高蛋白饮食并列。
细化不同断食法的适用场景:
① 16/8限时进食:每日8小时进食窗口(如9:00-17:00),其余16小时禁食
② 5:2模式:每周5天正常饮食,2天限制热量(500-600kcal)
③ 隔日断食:进食日与禁食日交替进行的。
最新BMJ期刊发表的系统评价揭示:隔日禁食在减重效果上明显高些(平均减重3.4kg),并额外改善甘油三酯、血压等心脏代谢指标。

而复旦大学针对脂肪肝患者的研究显示,5:2轻断食组12周后肝脏脂肪减少20.5%,依从率高达96.3%,远优于传统持续限热。


断食的“背暗面”

要有点判断力,别人说什么就信?

断章取义者不会告诉你,连续 16 小时不进食会使皮质醇水平上升 23%,这种应激激素不仅促进腹部脂肪堆积,还会增强食欲相关神经肽 Y 的分泌,导致 "报复性进食"。临床数据显示,断食者发生暴饮暴食的概率是普通节食者的 3.2 倍,且更难控制对高糖食物的渴望。


被商家反复引用的 "细胞自噬" 理论,源自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大隅良典的研究。但该机制仅在严格禁食 48 小时以上才会显著激活,且主要作用是清除衰老细胞,与减脂并无直接关联。更值得警惕的是,某网红推广的 "果蔬断食法" 宣称 "分解脂肪的同时保护肌肉"??实则隐瞒了美国运动医学会的研究结论:连续 3 天热量摄入低于基础代谢 60%,肌肉流失量可达脂肪减少量的 1.8 倍。

某平台数据显示,使用 "断食"" 减肥 "标签的视频中,83% 只呈现体重下降数据,回避掉脱发、月经紊乱等副作用。这种选择性叙事,导致很多女性为了减肥而认知扭曲。


1 哪些人断食,易受伤?

当你在社交媒体刷到“7天瘦10斤”的断食打卡时,请记住:适合他人的神器,可能是割伤自己的利刃。
如果你的身体不太理想状态,比如低血糖、慢性胃炎,你也学人家断食?
体力劳动者比如,你是一位工厂里的技术工人,每天工作就挺繁重了,也学人断食?那饿晕了,头昏眼花操作机器手臂受伤了那些伪专家会赔偿你吗?(关键不是这个话,即使有人能赔偿你,有什么用?挨疼并留下永久性创伤的是你啊)
高负荷的脑力劳动者,也别自以为是以为不需要吃做早饭晚饭啥的?不用能量摄入?大家要注意身体是自己的啊!
而对于青少年而言,断食也有一定危害。德国研究团队在《Cell Reports》发文证实,长期间歇性禁食会破坏年轻小鼠胰岛β细胞发育,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,显著增加未来糖尿病风险。
慢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屏障本就脆弱,空腹时胃酸对黏膜的侵蚀会使溃疡风险升高 3 倍。更易被忽视的是,正在服用降压药、抗凝药的人群,断食可能改变药物代谢速度,引发严重不良反应。

心血管高危人群要知道,冠心病患者低血糖时,心肌耗氧量激增可能直接诱发心绞痛或心肌缺血。


2 有更安全的替代方案吗?

减肥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法则,个体差异才是健康管理的核心坐标。

判断是否走在正确的减重路上,不在体重秤数字的短期跳动,而在于你能否回答这三个问题:
① 我的方法是否匹配我的健康状况?
② 我的营养摄入是否满足身体需求?
③ 我的计划能否持续五年而不伤害自己?

若评估后决定尝试断食,医学界建议遵循渐进式原则:
渐进式断食现代科学指南
对多数不适合严格断食者,“轻食减量”是更可持续的选择。

① 戒断精制碳水:用杂粮饭替代白米饭,避开添加糖(如奶茶、蛋糕)。
② 调整进餐顺序:按“蔬菜→肉类→主食”进食,可自然减少20%热量摄入。
③ 咀嚼方式:每口咀嚼25次以上,餐后血糖波动降低30%。

慢性胃炎人群的康复饮食,更具参考价值:
采用山药粥+蒸鱼+豆腐羹的温和组合。
将三餐拆解为5-6餐,每餐仅拳头大小。
避免辣椒、咖啡因等刺激物。

适度运动?

当然运动需与饮食协同!建议每周150分钟中强度有氧运动(如快走每分钟100-120步),搭配2次力量训练。

对膝关节不佳者,游泳或骑自行车,比跳绳更安全。


3 中医视角:断食的阴阳平衡

《伤寒论》早有明训:“阴阳自和者,必自愈”。真正的健康减重,大抵不是与食物对抗,而是遵循“损其有余,补其不足”的平衡之道。
《黄帝内经》有言“食饮有节”,但中医对饥饿疗法持审慎态度,《千金要方》明确警示:“安身之本,必资于食”。
从脏腑气血运行规律看,盲目断食可能引发三重失衡:

1、伐伤脾胃之气

中医视脾胃为“后天之本”,《脾胃论》强调“胃气一虚,五脏皆病”。现代人常见的脾虚湿困体质(表现为乏力、腹胀、大便粘腻),若强行断食,会:
气血生化无源:脾失运化导致水谷精微匮乏,引发心慌(心血不足)、脱发(发为血之余)。
湿浊更难运化:饥饿状态削弱脾阳动力,反致痰湿堆积,形成“越饿越胖”的恶性循环。
① 16/8限时进食:每日8小时进食窗口(如9:00-17:00),其余16小时禁食
② 5:2模式:每周5天正常饮食,2天限制热量(500-600kcal)
③ 隔日断食:进食日与禁食日交替进行的。
临床警示: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发现,过度节食者舌象多见齿痕舌+白腻苔(脾虚湿盛典型指征),其基础代谢率较常人低15-20%。

2、扰动肝胆疏泄

肝胆主司气机调达。16/8断食法中常见的“跳过早餐”行为,在中医时辰养生中恰犯大忌:
辰时(7-9点)胃经当令:此时胃气最旺,进食可助消化。
巳时(9-11点)脾经当值:需将水谷精微输送全身。

空腹状态迫使胆汁滞留,易诱发肝胆郁热(口苦、胁胀),甚至胆结石风险上升。


3、耗竭肾精元气

《景岳全书》指出:“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,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”。高强度脑力劳动者(多见肾阴虚型)或更年期女性(肾精亏虚),断食可能:
加重潮热盗汗、失眠健忘

导致月经量少甚至闭经(天癸竭)


辨证施治

针对不同体质人群,中医建议温和版断食策略:
中医推荐的温和断食策略


判断健康减重的中医标准,在于能否达成三重和谐:

①脾胃升降之和谐(无胀满、便通)
②气血津液之和谐(面润、神清)
③昼夜节律之和谐(眠安、精力充)
明代张景岳所言:“善养生者,必宝其精,精盈则气盛,气盛则神全”。

找到匹配自身体质的节奏,才是中国人传承千年的养生智慧。


袁隆平说,人就像种子,做一粒好种子。
真正的减肥不应是与身体的对抗,而应是与自己的和解 —— 理解个体差异,尊重生理规律,在专业指导下找到可持续的生活方式。

就像种子的生长需要适宜的土壤、水分与阳光,健康的身体也需要均衡的营养、合理的运动与平和的心态。


在被营销话术包围的时代,保持对身体的敬畏与觉察,或许比任何减肥方法都更为重要。

本站内容如无特别说明,均为原创,受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》保护。转载请联系博主,未经授权禁止转载。
授权请联系:xwx-jacky@foxmail.com
本内容网址:https://xuweixuan.com/logic/86.html

CC BY-NC-SA 4.0协议

著作权许可协议

人类创作承诺

承诺非AI创作

读者讨论

 评论

安全提示

您将要访问:

我们无法验证此外链的网页内容是否合规,我们亦不对此网页进行任何内容负责,请注意甄别安全性!

 发表评论
称   谓:
网   址: